最近 AI 生成圖片技術超夯,大家是不是也被社群上的「吉卜力風」美圖燒到,甚至想試試自己做?但你知道嗎?這波 AI 熱潮背後,可能潛藏著版權爭議,一不小心就可能踩雷,甚至影響到品牌行銷! 到底 AI 生成「吉卜力風」圖片會不會違法?企業又該如何運用 AI 避免法律風險?這篇幫你快速釐清!
首先,風格本身通常不受著作權保護,著作權法保護的是具體的作品,例如角色設計、場景構圖等。所以,如果 AI 生成的圖片只是大致模仿吉卜力的「手繪溫暖」感,不涉及具體的作品元素,基本上還算安全。
但如果圖片與吉卜力動畫場景、角色(如龍貓、無臉男)過於相似,甚至明顯是來自官方作品的延伸,那就可能侵犯版權。
AI生成圖片的原理是學習大量圖片來模仿特定風格。如果 AI 的訓練數據包含吉卜力的官方畫作、電影場景,甚至是工作室內部設計圖,這就可能涉及版權問題。 如果 AI 透過未經授權的數據訓練,並生成與原作極為相似的作品,就算是 AI「自己畫的」,仍可能構成侵權。
個人創作 AI 風格圖來玩,基本上風險不高,但一旦用於商業行銷,問題就來了! 如果品牌使用 AI 生成的「吉卜力風」圖片來做廣告、商品設計,甚至是社群行銷內容,可能會涉及侵害吉卜力工作室的重製/改作權,甚至引發法律糾紛。
AI 讓創作變得更簡單,但當 AI 生成的作品與知名 IP 太過接近時,版權爭議也隨之而來。企業若要利用 AI 風格行銷,務必避開吉卜力等知名 IP,並選擇更安全、合法的方式,才能玩得開心又安心!
在當今媒體發達的時代,網紅炎上事件屢見不鮮。許多網紅在面臨爭議時,常以律師聲明進行說明與道歉;然而,近期一些知名網紅在出現炎上事件後,所發佈律師聲明,不僅未能消除大眾疑慮,反而引發了更嚴重的公關危機。本文將淺談律師與公關在應對炎上事件時各自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
律師在面對爭議時,通常以事實為依據、依循法律邏輯發表聲明。他們強調條文、證據以及法律立場,這種理性的說法無疑在法律層面上站得住腳。然而,這種高度專業且略顯冷峻的語言風格,往往難以直接傳達情感或同理心。當大眾在媒體報導中看到這種僵硬的表達方式時,很可能會覺得聲明過於冷漠,缺乏人情味,進而產生不滿甚至誤解。
公關團隊的角色,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顯得尤為關鍵。他們懂得如何根據大眾心理,將理性的法律聲明包裝成更易接受的訊息。透過適當的語言轉換、情感訴求以及視覺元素的輔助,公關能夠將事實傳遞與情感連結並重,從而避免單純法律論述帶來的疏離感。有效的公關包裝能夠在保留法律聲明正確性的前提下,減輕大眾的負面情緒,甚至扭轉局勢,使得輿論朝向更加理性的方向發展。
理想情況下,律師與公關應該相輔相成:律師提供嚴謹的法律依據,而公關則負責把這些依據以更容易讓大眾接受的方式傳遞出去。然而,現實中兩者之間卻經常出現「脫節」現象。律師在撰寫聲明時,往往只注重事實與法律邏輯,而忽略了情感因素;而公關團隊如果過度修飾,則可能導致訊息失真或者被批評為「包裝過度」。如何在兩者之間達到平衡,成為處理危機公關中一個極具挑戰性的課題。
從近期事件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律師的聲明在法律上可能無可挑剔,但由於缺乏公關的包裝,使得原本合乎情理的說法仍解決不了大眾的疑問,反而激起更多的不滿。這提醒了企業與個人,在面對爭議時,應該提前考慮如何將法律立場與公關策略結合,避免溝通上的斷層。提前準備、統一口徑以及多角度溝通,都是化解爭議的重要手段。
在訊息迅速擴散的今天,任何炎上事件都需要律師與公關團隊密切合作。只有在保持法律嚴謹性的同時,融入適當的人性化包裝,才能真正達到平息爭議、安撫民心的效果。這也為未來各類危機事件的應對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啟示。
股市起伏不定,有時大漲讓投資人笑逐顏開,有時大跌則讓人哀鴻遍野。在這種情境下,品牌若能巧妙地將股市話題融入行銷策略,不僅能引起話題,還能加深品牌印象,甚至帶動銷售!以下是幾種有趣的行銷方式,幫助企業在股市波動中找到商機。
當股市崩盤,許多投資人會自嘲「賠到要去睡公園」,這時露營產業便可乘勢推出「睡公園也要睡得舒適」促銷活動。例如:
另一種常見的股市哀號是「跌到只能住紙箱」,這時候紙箱公司可以發揮創意,例如:
當市場震盪,投資人的壓力可不小,這時候保健食品品牌可以結合這一點,推出舒壓相關的產品,例如:
當市場回穩或迎來反彈時,品牌同樣可以搭上順風車,推出正能量的促銷活動,例如:
將股市話題融入行銷,不僅能帶來話題性,還能讓品牌與消費者產生更深層的互動,提升品牌記憶點。關鍵在於抓住投資人的心理,利用幽默、創意與優惠活動,讓品牌在市場震盪中仍能穩步前行,甚至收穫意想不到的商機哦!
齋戒月(Ramadan)是全球穆斯林最重要的宗教節日之一,這個月份不僅是信仰的象徵,也是一個消費高峰期。2025年的齋戒月期間,為2月28日至3月30日,全台穆斯林人口數約31萬人,現今已有不少超商品牌利用這段期間進行行銷活動,提升品牌影響力、吸引更多客戶並提高銷售量。而其他行業,不妨也在齋戒月期間,運用簡訊行銷、社群媒體、促銷活動等方式來吸引消費者。
齋戒月的消費模式與其他節日不同,通常在日落後(開齋時間)購物活動最為活躍。此外,許多消費者在齋戒月期間會大量購買食品、服飾、禮品,以及旅遊產品,以迎接開齋節(Eid al-Fitr)。
根據市場調查,齋戒月期間的消費支出顯著增加,特別是在食品、電子商務、時尚、美妝、健康和娛樂領域。因此,企業若能掌握此市場趨勢,將能有效提升品牌影響力並創造更高收益。
齋戒月期間,消費者的時間安排較為特殊,簡訊行銷可以透過排程發送的方式幫助品牌在適當的時機傳遞重要資訊,如:
齋戒月是人們與家人、朋友分享美好時光的節日,因此社群媒體是提高品牌曝光的絕佳管道。以下是幾種行銷方式:
許多消費者會趁齋戒月期間囤貨或購買禮物,品牌可以推出以下優惠來吸引消費者:
齋戒月強調慈善與分享,企業可以透過公益行銷提升品牌形象,例如:
齋戒月是一個充滿商機的時期,企業若能善用 SMS 行銷、社群媒體推廣、限時促銷和慈善行銷等策略,不僅能提升品牌影響力,也能與消費者建立更深厚的情感連結。透過精心策劃的行銷活動,不僅能提升銷售,還能展現品牌的社會責任,讓企業在齋戒月期間獲得更長遠的成功。